成都隆翔科技有限公司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全国服务热线:028-84442601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028-84442601 61648891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杉板桥路333号成华万科大厦一号楼15楼1503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毒气,燃气安全防护知识

发布时间:2018-11-20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毒气,燃气安全防护知识

燃气  

燃气是气体燃料的总称,它能燃烧而放出热量,供城市居民和工业企业使用。英文:Gas  
燃气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天然气、人工燃气(俗称煤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  
而“可燃气体”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指凡是在空气中浓度积累到一定的浓度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总称。英文:Combustible Gas。  
LNG  
LNG(Liquefied natural gas),即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缩写。天然气是在气田中自然开采出来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由甲烷组成。而LNG则是通  

过在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使之凝结成液体。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和成本,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液  

化天然气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液化天然气的重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   
CNG  
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简称CNG)是天然气加压(超过3,600磅/平方英寸)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它与管道天然气的组分相同。  

CNG可作为车辆燃料利用。LNG可以用来制作CNG,这种以CNG为燃料的车辆叫做NGV(Natural Gas Vehicle)。与生产CNG的传统方法相比,这套  

工艺要求的精密设备费用更低,只需要约15%的运作和维护费用。  
LPG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经常容易与LNG混淆,其实它们有明显区别。LPG的主要组分是丙烷(超过95%),还有少量的  

丁烷。LPG在适当的压力下以液态储存在储罐容器中,常被用作炊事燃料。在国外,LPG被用作轻型车辆燃料已有许多年。  
管道燃气  
    管道液化气是从气源点(气化站)将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气化后用市政管网送到千家万户,与瓶装气供应相比具有安全、稳定、卫生、方便  

等优点。  
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其他气体混合后,在点火时能发生爆炸的浓度,在空气中都有两个爆炸极限。下限是可燃气体(或粉尘)在空气  

中进行燃烧或爆炸所需要燃气与空气的最小比例;上限是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最大浓度比例。比上限更高的气体浓度只有与额外的空气保持接触  

才会爆炸或燃烧。如:甲烷在空气中5.3%---14.0%;丙烷为2.2%---9.5%;汽油为1.4%---7.6%。 
火温度   
  燃料能连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着火温度。在常压(大气压)下,液化石油气的着火温度为365—460℃,天然气的着火温度为270—540℃  

,城市煤气着火温度为270—605℃。其着火温度比其它燃料要低的多,所以又叫易燃气体。   
闪点  
将石油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才能产生与空气混合成有足够的蒸汽。只要遇火会瞬时引燃,火种一离去即熄灭。这一最低温度为油品的闪点。任  

何一种低挥发性的石油液体在容器中被加热到他的闪点温度以上时,都可以产生能够引燃的气体。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闪点低,挥发性弱可燃  

性液体则闪点高。防火规范中,按石油的闪点分级,闪点低于22.8℃为A级,闪点在22.8℃----65.6℃为B级,闪点在65.6℃以上为C级。  
臭氧  
是氧的三原子同素异形体。气态臭氧显浅兰色,不稳定,有特殊臭味,是强氧化剂。可利用其强氧化作用净化空气、处理污水等。微量臭氧对  

人体无害,但当大气中含0.1---0.3ppm时则对人体产生危害;含0.03ppm时,植物叶在8小时内即会出现斑纹和斑点。  
危险区  
在一定地区内,可燃气或蒸汽经常处于可能引燃浓度下的地区,按该区出现危险的频率分别规定危险区的级别。共分三级:0级危险区是区内危  

险的可燃气体经常存在;1级危险区是正常操作时很容易出现可燃气体;2级危险区是只在不正常操作条件下才能出现可燃气体。  
密度  
指单位容积所含有的重量。   
   比重  
燃气的比重指单位容积的燃气所具有的密度,同相同状态下空气密度的比值,也叫相对密度或相对比重。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浓度时遇到点火源会产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  
  常见的可燃气体有甲烷 、异丁烷、丙烷、戊烷、炔类、烯类、氢气等。(民用的燃气是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   
 可燃气体泄漏会爆炸吗?  
  无论是甲烷、氢气、天然气还是煤制气(只要是可燃气体),由于各种原因泄漏后,当室内可燃气体浓度超过爆炸下限时,遇火种(明火  

、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则发生爆炸。  
 报警器为什么能知道可燃气体泄漏?  
  燃气报警器的核心是气体传感器,俗称“电子鼻”。这是一个独特的电阻,当“闻”到燃气时,传感器电阻随燃气浓度而变化,燃气达到  

一定浓度,电阻达到一定水平时,传感器就可以发出声光报警。  
 什么叫声光报警?  
  燃气泄漏使室内浓度达到报警器浓度后,报警器的红色指示灯亮,蜂鸣器发出“辟-辟-”的报警声,所以叫做声光报警。  
 可燃气体报警器为什么有有效期?  
  因为传感器,一般1-2年性能就下降,因而丧失报警器的安全性,报警其中的其它电子元件(例如变压器、电容器、晶体管等)的寿命却也  

都有限,所以,连先进国家也规定有效期。为保安全,有效期到期后必须更换新的报警器。  


 安装报警器和减少事故有多大关系?  
  上图是日本全国液化气报警器普及率和发生事故件数的关系图。从1979年到1994年的16年间,随着报警器普及率从26%上升到97%,全年事故  

就从800件减少到几十件。可见报警器起到多么大的作用。  
? 报警器的安装位置为什么与气体有关?  
  由于天然气、煤制气都比空气轻,泄漏后往上飘,所以报警器必须安装在靠近屋顶处。于此相反,液化气比空气重,泄漏后往下沉,所以  

报警器必须安装在接近地面处。这样,一旦泄漏就会及时报警(详见说明书)。  
 报警器为什么需要经常点检?  
  可燃气体何时泄漏谁也不知道,所以我们要求报警器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停的“值班”,象查岗一样,为了确认报警器动作是否一直  

处于正常状态,我们每半年或一年标定一次。  
 报警器报警了怎么办?  
  千万别开灯!千万别点火!千万别拔报警器插销!您首先关闭燃气总阀门,并立即开窗通风。等到室内燃气浓度降下来后,报警声会自动  

停止。在没找出泄漏原因时,不要开总阀门。  
 气体传感器性能的关键  
  气体传感器的性能主要看其灵敏度、选择性(抗干扰性)和稳定型(寿命)。  
可燃气体报警器由探测器与报警仪构成,广泛应用于石油、燃气、化工、油库等存在可燃气体的石油化工行业,用以检测室内外危险场所的泄  

漏情况,是保证生产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仪器。当被测场所存在可燃气体时,探测器将气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传送到报警仪表,仪器  

显示出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百分比浓度值。当可燃气体浓度超过报警设定值时发生声光报警信号提示,值班人员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避免燃爆  

事故发生。  

例:1998年3月5日,陕西省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发生液化石油气严重泄漏事故,一储量为400立方米的11号球形储罐突然闪爆,共  

造成11人死亡,31人受伤。西安、咸阳、宝鸡、渭南等消防支队及地方公安、武警、驻军、民兵预备役、医疗救护等单位参与了这次抢险救援  

,投入兵力达3000余人。  
2000年2月19日零时6分,山东三力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某分公司发生地下废弃天然气管线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56人受伤,其中重伤13人,  

直接经济损失342.6万元。  

1、一氧化碳气体  
一氧化碳 (carbon monoxide, 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分子量28.01,密度0.967g/L, 冰点为-207℃,沸点-190℃。在水中  

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  
凡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CO气体。在工业生产中接触CO的作业不下70余种,如冶金工业中炼焦、炼铁、锻冶、铸造和热处理的生  

产;化学工业中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的生产;矿井放炮、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碳素石墨电极制造;内燃机试车;以及生产金属羰化物如  

羰基镍[Ni(CO)4]、羰基铁[Fe(CO)3]等过程,或生产使用含CO的可燃气体(如水煤气含CO达40%,高炉与发生炉煤气中含30%,煤气含5%~  

15%),都可能接触CO。炸药或火药爆炸后的气体含CO约30%~60%。使用柴油、汽油的内燃机废气中也含CO约1%~8%  
一氧化碳(CO)是一种对血液和神经系统毒性很强的污染物。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Hemoglobin,Hb)、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含二价铁的呼吸酶结合,形成可逆性的结合物。  
    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将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氧血红蛋白(O2Hb)被输送到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参与  

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大量的一氧化碳将进入机体血液。进入血液的一氧化碳,优先与血红蛋白(Hb)结合  

,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COHb),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00~300倍。碳氧血红蛋白 (COHb)的解离速度只  

是氧血红蛋白(O2Hb)的1/3600。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不仅降低了血球携带氧的能力,而且还抑制、延缓氧血红蛋白(O2Hb)的解析和释放,导致机体组织因缺氧  

而坏死,严重者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  
    此外,机体内的血红蛋白(Hb)的代谢过程,也能产生一氧化碳,形成内源性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正常机体内,一般碳氧血红蛋白  

(COHb)只占0.4~1.0%,贫血患者则会更高一些。  
    一氧化碳对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和机体吸收高浓度一氧化碳空气的时间长短。一氧化碳中毒者血液中的  

碳氧血红蛋白 (COHb)的含量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关系,中毒的严重程度则与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 (COHb)含量有直接关系  

。  
    心脏和大脑是与人的生命最密切的组织和器官,心脏和大脑对机体供氧不足的反应特别敏感。因此,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机体组织缺氧,  

对心脏和大脑的影响最为显著。  
    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0ppm,10分钟过后,人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 (COHb)可达到2%以上,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反应,例如  

,行动迟缓,意识不清。如果一氧化碳浓度达到30ppm,人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可达到5%左右,可导致视觉和听力障碍;当血液内  

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达到10%以上时,机体将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例如,头痛、眩晕、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等。  
    由于一氧化碳在肌肉中的累积效应,即使在停止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后,在数日之内,人体仍然会感觉到肌肉无力。一氧化碳中毒对大  

脑皮层的伤害最为严重,常常导致脑组织软化、坏死。  
    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脏也能造成严重的伤害。当碳氧血红蛋白(COHb)达到5%以上时,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COHb达到10%时,冠状动脉  

血流量增加25%,心肌摄取氧的数量减少,导致某些组织细胞内的氧化酶系统活动停止。一氧化碳中毒还会引起血管内的脂类物质累积量增加,  

导致动脉硬化症。动脉硬化症患者,更容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2.5%,甚至1.7%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就可能使心绞痛患者的发作时间大  

大缩短。  
    人体内正常水平的COHb含量为0.5%左右,安全阈值约为10%。当COHb含量达到25%~30%时,显示中毒症状,几小时后陷入昏迷。当COHb含量  

达到70%时,即刻死亡。血液中的COHb含量达到30%~40% 时,血液呈现樱红色,皮肤、指甲、粘膜及口唇部均有显示。同时,还出现头痛、恶  

心、呕吐、心悸等症状,甚至突然昏倒。深度中毒者出现惊厥,脑和肺部出现水肿,心肌受到损害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极易导致死亡。  
    美国卫生部门把碳氧血红蛋白(COHb)不超过2%作为制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限值标准的依据。考虑到老人、儿童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的安全,我国环境卫生部门规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的日平均浓度不得超过1毫克/立方米(0.8ppm);一次测定最高容许浓度为3毫克/  

立方米(2.4ppm)。  
 无论何种煤气都含有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只不过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不同,但一氧化碳的检测单位是ppm级,1 ppm等于百万分之一的体积比  

。以焦炉煤气为例:焦炉煤气中的一氧化碳体积百分比为8.6%,对应等于86000ppm,浓度之高可见一斑。目前国内也有一些企业一氧化碳检测  

单位是mg/立方米,1 mg/立方米=0.8ppm。钢铁企业发生的中毒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的。一氧化碳(CO)无色无臭、比空气较  

重、有毒性,属血液性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同时还具有爆炸性,它的爆炸下限是12.5%。国家规定一氧化碳的报警浓度为低报50ppm、高报  

300ppm。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见下表:  
   
一氧化碳浓度             对人体伤害情况  

50PPM          健康成人可承受8小时以上的上限浓度  
200PPM         2或3小时后出现轻微头痛、疲劳、头晕、恶心等症状  
400PPM         1-2小时后开始头痛,3小时后有生命危险  
800PPM         45分钟就会头昏、恶心、痉挛,2小时后不省人事,并会在2-3小时内死亡  
1600PPM        20分钟后头痛、头昏、恶心,1小时后死亡  
3200PPM        5-10分钟后头痛、头昏、恶心,25-30分钟后死亡  
6400PPM        1-2分钟头痛、头昏、恶心,10-15分钟后死亡  
12800PPM       1-3分钟后死亡  
注:参照美国OSHA职业病安全和健康委员会规定  

例:2000年12月12日,山东某石化公司净化工段变压吸附岗位,计控处一名仪表工在维修一气动蜗杆式切断球阀时,发生CO中毒,经抢救无效  

死亡。  
2001年1月9日,宁夏某化工公司氮肥厂造汽车间因气柜入口水封房内有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造成取样的2名监护人员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11万元。  
2001年3月7日16时20分左右,三门峡灵宝市义寺山金矿五坑发生特大CO中毒事故,造成10人死亡,21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61万元。  
2、硫化氢气体  
  硫化氢(H2S)是一种较常见有毒气体,居我国中毒发病人数的第4位(在CO、有机磷和Cl2之后),死亡人数居第2位(第一位是CO)。而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H2S中毒及死亡人数均为第1位。近几年,我国大量进口高含硫原油,而在防治H2S中毒综合能力上,同国  
外相比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与不足,H2S中毒事故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硫化氢(H2S)主要来自生产过程或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气。硫化氢是有强烈的臭蛋气味的无色气体。易溶于水,生成氢硫酸(一种弱酸)。溶于醇  

类、甘油、石油制品中。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燃烧及爆炸。硫化氢对铁等金属有强腐蚀性,也易吸附于各种织物。与许多金属离子  

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硫化氢用于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元素硫等。  
 近年来,因H2S中毒导致人员死亡的恶性事故在石油化工行业频繁发生,以下是2个典型案例。  
     (1)1992年12月8日8时20分,兰州炼油总厂某装置南侧的含硫污水管线的主干线进行人工挖掘时,7人下到沟内,从东侧一下水井边开始  

一字向西排列作业。因违反了下水井管理的有关规定,为掏水、排水方便,将下水井盖打开,在井的西方向又打掉了一个长约1m的“V”形缺口  

。由于含硫污水排放的不均衡,从“V”形缺口处处溢的H2S沉积、蔓延至施工人员作业处,至9时40分造成最东面的3人倒下,接着另2名民工也  

被熏倒,施工人员下到沟内救人,也倒下。最终造成6名民工中毒,经现场和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2003年1月1日7时30分,因停电事故,至使沧州分公司焦化、重整加氢、空压站等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系统全面紧急停工,大量燃料  

气涌向气柜和火炬。为防止气柜上升过快,在控制室内气柜入口气缸阀未关的情况下,一操作人员到现场关气柜入口阀,在操作过程中,气柜  

水封突然被瓦斯气冲破,使大量的含硫(事后化验气柜内燃料气中的H2S含量为9%)燃料气连同凝析油、含硫污水急剧冲出,在距气柜15m处,  

将该操作人员熏倒,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外3名现场和操作人员轻度中毒。  
      从上述2起事故可以看出,在含硫化氢区域的工作人员中毒危险是时刻存在的。那么,油品罐区作为此类生产区域,是日常作业直接接  

触H2S较频繁的场所,应如何避免H2S中毒事故的发生呢?   
   
职业危害  
1.接触机会:在工业生产中,主要见于硫化反应(如有机磷农药生产)或合成硫化物怕口硫化染料、磺胺药物等);石油和煤中均含有一定量的  

硫,加热分解过程中可有硫化氢产生。含硫量较高的石油,在开采过程中硫化氢气体即可大量喷出;人造丝生产中,以及矿石:台炼、硫化法  

提取某些金属时,可有大量硫化氢产生精制盐酸或硫酸时需通入硫化氢气体以沉淀重金属;制革工业用硫化钠脱毛,遇酸即可产生硫化氢。  
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可产生硫化氢气体的机会,如处理变质的鱼、肉、蛋制品,咸菜淹渍,清理粪池、垃圾、阴沟等,均易发生硫化氢中毒。  
2.中毒表现:硫化氢具有刺激作用和细胞窒息作用,但由于全身毒性作用剧烈而发病迅速,故在吸入硫化氢浓度较低时,可见到较明显的刺激  

作用,吸入浓度较高时,嗅神经末梢麻痹,可使硫化氢臭味“消失”,继则发生昏迷,甚至死亡。  
轻度中毒:接触较低浓度(70~150mg/m3)硫化氢时,表现为明显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眼痛、流泪、羞明、眼睑痉挛、视力模糊或有彩  

环出现,流涕、呛咳、胸痛、胸闷、恶心等;并有逐渐加重的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冷汗淋漓,甚至发生晕厥。  
此时如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可自行缓解,但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要延续数日方渐消失。  
中度中毒:在接触较高浓度(300~600mg/m3)硫化氢时,可出现化学性肺炎和化学性肺水肿,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心悸、头痛、头晕、  

恶心等明显加重,并很快由意识模糊陷入昏迷:吠态。查体可见患者面色灰白或发绀,皮肤湿冷,意识丧失,呼吸浅快,脉搏频弱,心音低钝  

,肺内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血压初可正常或偏高,继则下降;瞳孔常散大,各种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体温升高。  
重度中毒:因吸入高浓度的(700mg/m3以上)硫化氢引起.重者可在吸入后数秒钟内昏迷倒地,似电击样,甚至造成呼吸中枢麻痹、死亡。病人  

常表现为深度昏迷,全身痉挛或强直,大小便失禁,皮肤湿冷发绀。瞳孔散大或缩小,生理反射全部消失呼吸浅快而不规则,肺内可闻及散在  

的湿罗音心音低钝,心律快而不齐;肌张力多增高。此期病人往往有多种合并症存在,如肺炎、肺水肿、脑水肿、酸中毒、休克、心肌损伤、  

肝肾损害等。治疗难度大,愈后可留后遗症,如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功能障碍等。  
   
预防措施  
1加强培训,增强自身防范意识  
    1.1认识H2S中毒特点  
      通过培训使职工熟练掌握H2S中毒及救护知识,不仅能够全面掌握其危害、性质和特征,尤其是充分认识人对H2S的嗅觉阈为0.012~  

0.03mg/m 3。起初臭味的增强与浓度的升高成正比,当浓度>1000mg/m 3后,反而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减弱。在高浓度时,人会因很快引起嗅觉疲  

劳而不能够察觉H2S的存在,不能依靠其臭味的强烈与否来判断有无中毒的危险。      
1.2掌握急救要点        
通过培训,使职工掌握事故现场急救要点,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并定期进行演练,及时正确地做好事故现场的抢救工作,能使中毒者起死回生  

,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急救要点为:①急救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具,并设专人监护;②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如心跳停止,则要立即进行心胸外挤压;呼吸困难者应予以吸氧治疗。  
    2配备完善的防护用具,并熟练使用  
    2.1常用防护用具  
      H2S中毒事故95%以上是因吸入性中毒引起。过滤式防毒面具、口罩和隔离式防毒面具为常用的防护用具,佩载防毒面具时,要选用适  

宜的滤毒罐。  
      当H2S浓度>1000mg/m 3,O 2浓度<18%时,应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等隔离式防毒面具。  
   2.2防毒器具要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整洁完好  
      每次使用前后都应检查防毒器具完好情况。不用时,应至少每月检查、维修一次,使其终处于齐全、完好的备用状态,并做到定点放  

置、定人保管,不得随意用。存放地点要远离热源和易燃物,注意防潮、防晒;避免与酸、碱、油类和有毒物料接触,存放处应有明显的标识  

。  
    2.3人员体检  
     对日常工作中要求佩戴各种防护器具的人员,每年应进行1次肺功能检验,确定职工是否具备佩載防护器具的要求。  
    3加强日常巡检及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  
     (1)在进行巡检过程中,应随身携带便携式H2S检测仪,当出现报警(≥10ppm)时,应立即撤离现场至安全地方。  
     (2)在储罐收/付料过程中,严禁进行人工检尺、测温等作业。须进行罐上检查、人工检尺、测温等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口,远  

离呼吸阀排放口。佩戴防毒救护器材(如:手套、防H2S的4#防护面罩及空气呼吸器),并设专人监护。  
     (3)严禁在边收边付的状态下上罐取样,取样时应随身携带便携式H2S检测仪。一人取样,一人监护,站在上风口,佩戴防毒救护器材(  

如:手套、防H2S的4#防护面罩及空气呼吸器),当出现报警(≥10ppm)时,应立即撤离取样区域至安全地方。  
      另外,取样过程要缓慢打开取样阀,向大气排放,进行置换时,取样人员不要站在正对取样口的位置,防止发生中毒,取样结束后,  

应半取样阀门关闭后,方可离开现场。  
     (4)脱水作业时,也就在随身携带便携式H2S检测仪。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站在脱水口的上风侧,佩戴防毒救护器材(如:手套、防  

H2S的4#防护面罩及空气呼吸器),当出现报警(≥10ppm)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至安全地方。在脱水过程中,人不能离开现场,操作阀  

门时要控制好开度,防止因阀门开度过大,导致跑油和大量的H2S有毒气体的逸出。  
     (5)进入储罐进行各种施工作业,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有关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办理进入设备作业许可证,并预先对作  

业活动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施工作业人员必须能够熟练使用防护用具,掌握人工急救要领,随身携带便携式H2S检  

测仪,佩戴防毒救护器材。进入设备作业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并确保罐内空气流通畅。  
     (6)对罐区污水池的清理,除按照(5)的要求外,还应在下油池清理作业前,将污油、污水抽净,用高压消防水进行彻底的冲洗、置换  
   
职业禁忌证  
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患;明显的器质性心、肝、肾疾患。  
例:1999年1月,广东东莞市一造纸厂发生一起因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缺乏救助常识而导致10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的重大伤害事故。  
2005年1月4日中午12时30分,位于兰州市西固区西柳沟街道93号的甘肃创源石化公司的1名工人,在该公司的铁路专用线上清理火车空  

槽罐时掉入罐内,随后入罐救人的2人也被熏倒,导致4人因不明气体中毒(经分析化验为硫化氢)。经过兰州石化医院抢救无效,3人死亡  

,1人住院治疗。目前住院治疗的该公司职工保鲜奎已暂时脱离危险。经过兰州市安监局初步调查,这起事故的类别为中毒窒息事故,属于重  

大死亡事故。  
3、氯气体  
   氯,cl,原子量35.5。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氯气遇水  

后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再分解为新生态氧。在高压下氯气液化成液氯。氯气有强烈腐蚀性,设备及容器极易被腐蚀而泄漏。   
   工业上接触氯的机会有:氯的制造或使用过程中若设备管道密闭不严或检修时均可接触到氯。液氯灌注、运输和贮存时,若钢瓶密封不良或  

有故障,亦可发生大量氯气逸散。主要见于电解食盐,制造各种含氯化合物、冶金、造纸、纺织、制药、橡胶、塑料印染及自来水消毒等工业  

。  
 氯气是一种常温下呈淡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氯气比重比空气略重,一般没有风力作用,它会很长时间潜藏在低洼部位。氯气  

的化学活性很高,可以和多种化学物质和有机物发生反应。氯气可以在一定压力下进行液化,以减少仓储占用。大量工业用氯气往往通过电解  

食盐获得。由于液氯是纯氯气加压后液化所得,储存压力较大,加之氯气的化学活泼性,所以氯气必须用特制的储气罐高密封装。即便这样,  

泄氯事件还是不时发生。  
    因为氯气的化学活泼性使得它的毒性很强,可损害全身器官和系统。它的毒性远远大于硫化氢气体。少量氯气可以引起呼吸道困难,刺激  

咽喉、鼻腔和扁桃体发炎,导致眼睛红肿、刺痛、流泪,能引起胸闷和呼吸道综合症,激发哮喘病人呼吸发生困难,甚至休克。氯气进入血液  

可以同许多物质发生化合作用,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杀伤和破坏血细胞,并引起盗汗、头痛、呕吐不止、胃肠痉挛、肝脏受损, 等等。严重者  

可致全身性水肿,电解质失衡。氯气还对皮肤、衣物等具有强烈腐蚀、损毁作用。  
    大剂量氯气可以两分钟致人缺氧并急速中毒死亡。七窍流血,面目狰狞,场面十分恐怖。严重氯气中毒的人员可能会遗留下严重的器质性  

功能障碍,身体长期得不到良好恢复;有些人员可能会严重瘫痪, 导致终身残废。  
各种浓度氯气的致害症状(数据采自国家防化专业标准书)  
症     状 大气中所存在氯浓度  
 mg/L PPM(百万分浓度)  
数小时作用感受到 0.001 0.35  
长时间作用能忍受的界限 0.003 1.0  
6小时作用之明显症状 0.003~0.006 1.0~2.0  
1/2~1小时感到臭气的无危害 0.01 3.5  
1/2~1小时作用能忍受的界限 0.012 4.0  
对咽喉有刺激 0.04 14.0  
发生强烈咳嗽 0.08 28  
1/2~1小时接触有生命危险 0.04~0.06 14~21  
1/2~1小时接触后死亡 0.1~0.15 35~50  
立即死亡 25~28 900~100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党(音译:纳粹党)曾经使用氯气来毒杀大批犹太人。将犹太人驱赶入严密封闭的牢室内,  

然后通入氯气,大多两分钟左右全部死亡。状态十分凄惨,不堪入目。 毒杀之后,迅速喷入碱液,再打开牢室,将尸体运到焚尸炉进行火化处  

理。二战时期,千千万万犹太人就这样死于非命!  
    氯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许多金属都能同氯气发生反应,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反应更迅速。氯气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同小可,能污染水体  

、土壤和空气,能剿灭触及的所有生命——所有植物和动物,尤其是动物致死率几乎100%,只有天上能高飞的候鸟勉强得逃脱。  
    由于氯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氯气一般使用特殊罐体进行封装。密封接合口必须内镶嵌特殊的不与氯气直接发生化学作用的惰性金属,而  

且接合口不能留有水分,封装氯气必须较为干燥。对于氯气,国家主管单位制定有严格的标准来控制和管制氯气的生产和使用。即便仓储和运  

输也都有严格的限制,一般需求单位都必须到公安部门安全管理科进行申报审批。  
    同时,也因为氯气具有非常高的活性,它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氯碱工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氯  

碱工业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生活。  
    从发现氯气至今,科学家们对氯气性能和应用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  
    现代科学研究,氯气可以导致癌症高几率发生。由于氯气相对比其他消毒剂经济便宜,成本低廉,容易获得,管理省事,现代许多大型自  

来水水厂依然沿用液氯进行消毒。但是,欧美发达国家研究发现,水中有机物等杂质清除率不高的话,很容易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  

化碳、甚至二恶因等等致癌物质。氯气消毒饮用水可引发食道癌、胃癌、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癌症高发。有一些证据表明,儿童白血  

病的发生可能与长期饮用高含氯饮用水有很大关系。还有一些疾病对氯气非常过敏。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中,他们现在多使用次氯酸钠、高铁  

酸盐等作为饮用水消毒,并严格限制直接使用氯气消毒饮用水。对公共场所的游泳池消毒更是严格禁用液氯 、二氧化氯等气体消毒剂。  
几乎每一年我国都会发生若干起氯气泄漏事故。可见,我国用氯安全管理还亟待加强。严重的泄氯事件往往给不幸家庭造成严重伤害和蒙受巨  

大损失,也在社会上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氯气的使用直接关系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就其管理而言,我国应当虚心向西方发  

达国家学习,吸取他们的先进经验。  
如何自救  
一旦发生突发性氯气中毒事件时一定要按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操作,要有统一的指挥领导,封锁现场,处理事故源,疏散受污染地区的  

居民。  
    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时,污染区居民应向上风向地区转移,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到了安全地带要好好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  

负担,恶化病情;可适当地使用钙剂、维生素C和脱水剂;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可以减轻呼吸道和肺部损伤;使用超声喷雾途径  

,将药物直接送达呼吸道,效果较好;患者应及时送到大医院救治。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AC 1 mg/m^3; 美国ACGIH TLV-STEL 2.9 mg/m3 (1 ppm); TLV-TWA 1.5 mg/m3 (0.5 ppm)  
例:2002年本报湖南株洲8月23日电(张振中 资涵 记者吴湘韩)今天,湖南省株洲市白石港发生一起特大氯气中毒事故。株洲化工集团存放在  

附近一湘江码头上的75瓶近4万公斤氯气部分泄漏,导致附近数百名居民遭受毒气侵袭,其中100余人中毒住院。  
2005年中广网银川10月26日消息 (记者廉军) 25日15时,宁夏吴忠市振宏造纸厂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在清理沉浆池时,1名工人被氯气  

熏倒后,4名救人的工人也中毒。目前已有4人死亡,1名重伤者仍未脱离生命危险,正在抢救之中  
4、氨气体  
           氨,分子式NH3,分子量17.03,为无色具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成为氨水(又称氢氧化铵),呈弱碱性,1%水溶液PH  

值11.7,28%水溶液称强氨水,氨气与空气混合时具爆炸性,爆炸极限为15.5~27%。常温下可加压成液氨。工业生产涉及石油精炼、氮肥、合成  

纤维、鞣皮、人造冰、油漆、塑料、树脂、染料、医药以及氰化物、有机腈等制造和用于金属热处理等,又是食品、副食品等冷库的冷冻剂。   
本品主要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可危及中枢神经系统,还可通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博和呼吸停止。人对氨  

的嗅觉阈为0.5~1mg/m3,浓度50 mg/m3以上鼻咽部有刺激感和眼部灼痛感,500 mg/m3以上短时内即出现强烈刺激症状,1500 mg/m3以上可危及  

生命,3500 mg/m3以上可即时死亡。缺氧时可加强氨的毒作用。国家卫生标准为30 mg/m3。   
急性中毒多见于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意外事故,症状依氨的浓度、吸入时间及个人耐受性等而有轻重。刺激反应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和呼吸道  

刺激症状,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轻度中毒表现为眼结膜充血流泪、咽痛、咽部充血水肿、声音嘶哑、咳嗽、咯痰及肺部干性罗音,胸部X线符  

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表现,血气分析其动脉血氧分压在呼吸空气时可低于预计值1.33~2.66kpa(10~20mmHg);中度中毒表现为声音嘶哑  

、剧烈咳嗽、伴血丝痰、胸闷、呼吸困难频速,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轻度紫绀、肺部有干、湿罗音,胸部X线符合肺炎或间  

质性肺炎表现,血气分析在低浓度吸氧时(<50%氧)能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大于8kpa(60mmHg);重度中毒表现为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  

痰、气急、胸闷、心悸等,并常有烦躁、恶心、呕吐或昏迷等,体征呈呼吸窘迫、明显紫绀、双肺满布干、湿罗音,胸部X线符合严重肺炎或肺  

泡性肺水肿,血气分析在吸高浓度氧(>50%氧)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仍低于8kpa(60mmHg),还伴有严重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所致  

窒息或较重的气胸或纵隔气肿或伴较明显的心、肝、肾的损害。   
急救处理原则: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合理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立即用2%硼酸液或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眼或  

皮肤;为防治肺水肿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根据病情及早、足量、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在病程中应严密观察以防病情反复,注意窒息或气  

胸发生,预防继发感染,有严重喉头水肿及窒息预兆者宜及早施行气管切开,对危重病员应进行血气监护。此外注意眼、皮肤灼伤的治疗。   
预防措施:主要是生产过程中加强密闭化,防止跑、冒、滴、漏,液氨管道、阀门等应经常检修,移液胶管应定期做耐压试验,老化者及时更  

换,应有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作业人员上岗和定期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重点企业应编制防治氨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  

演练,作业环境定期测定氨浓度,对工作人员执行定期体检制度。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均列为职业禁忌证。   
    实例1  上海某制药厂于1989年7月27日上午8时45分,对新装的8AS-17型主机和250m2蒸发式冷液器进行试压捉漏和氨系统工艺调试,在检  

查1号氨储罐排气阀门时,由于该管道安装时管道丝口壁过薄,强度不够,开启阀门时管道齐根断裂,当时1号氨储罐处于工作状态,罐内氨压  

力达12.5Kg/cm2,以致高压液氨气从裂口处大量喷出,顿时现场氨雾弥漫,操作工员无法靠近抢救,后在消防人员的协作下,用大量高压水封  

住外逸氨气,操作工人未戴上防毒面具冲进现场关闭阀门,于上午10时15分现场抢救结束。至此约有4吨左右液氨外逸造成环境污染。在抢险过  

程中有7人送医院救治,其中有4人留院观察。   
经现场测试,上午11时20分时1号氨储罐排气管断裂处的上、下方的氨浓度为6~86mg/m3。   
事故发生原因:设备检修时未充分认识到可能发生的以外事故,工艺调试前对有关设备未作全面严格检查以消除隐患,生产现场也未按规范要  

求配置足够有效的带氧防毒面具。   
实例2  地处虹口区的上海某食品厂于1988年初因基建施工,临时铺设一根通1000吨冷库的液氮输送管道。9月30日上午10时05分,该管道在穿  

墙的管段部分发生断裂,至11时左右抢关阀门的1小时内,约有7吨液氨以10kg/cm2的压力向外冲出,厂区氨气弥漫,并累及周围居民区。医疗  

救护及消防部门接到报告后最先赶到现场,先救出被困职工、关闭阀门,后用消防龙头喷水抑气,使环境空气污染逐渐得到控制。   
经市和区卫生监督监测机构于当日上午11时45分对厂区不同距离环境氨气浓度的监测,距事故点约10米处氨气的浓度为200.0~586.7mg/m3、30  

米处为40.0~93.0 mg/m3;中午12时45分监测,分别为96.0~108.0 mg/m3和20.0~24.0 mg/m3。   
受害职工和居民共31人,分送五家市、区有关医疗机构救治。其中该厂职工10人、居民21人,年龄最大77岁、最小为出生仅24天的婴儿,症状  

严重的4人(均为该厂职工、)其中1人为怀孕7个月的女工。   
    输送危险化工品的管道不执行定期巡检制度,查找安全隐患,并及时加以维修,此为该起氨泄漏工厂和环境、危及人群健康事故的主要起  

因。   
实例3  地处闵行地区的市机电局所属的上海某机器厂,于1982年6月21日下午2时30分,检修工许某(男,24岁)进冷饮室为冷冻机加致冷剂氨  

水时,由于加药用的橡胶管老化破裂,吸入大量氨气。出现咽喉部充血、胸闷、气急等一系列中毒症状。经区级医院职业病科诊治,诊断为急  

性氨气中毒。   
输液橡胶管没有严格的安全性测试和定期更换的制度,由于老化破裂而致中毒的事故屡有发生,本厂的冷冻机加氨中毒事故也属此列。   
实例4  上海某溶剂厂的检修工朱某(男,30岁),于1982年11月30日上午9时在冷库检修冷冻机时,因机内留有氨的残液,拧开螺丝后,氨气  

逸出而经呼吸道吸入,出现胸闷、气急、咳嗽、咯出泡沫样痰等症状,并有面部皮肤局部灼伤。送市有关职业病专业机构诊治,诊断为急性氨  

气中毒。   
检修冷冻机前,对机内有否残液不作测试,在不明安全性的情况下盲目拆卸机件行检修作业,且无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必然会发生中毒事故  

。   
实例5  1982年3月15日下午2时,上海某化工厂在将液氨灌装入槽车时,槽车上方回气管(橡胶材料)突然爆裂,当即大量氨气外逸,现场灌装  

工均出现流泪、咳嗽等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送医院急救,诊断为急性氨气中毒7例、氨气吸入2例。这些患者分属五个单位,可见该起事故  

影响范围之广。   
事故原因主要是:灌装作业前未巡视检修管道设备,橡胶管老化,且灌装工均未佩带防毒面具而引起事故。厂方应建立设备定期检修制度,输  

液用橡胶管应作定期强制性耐压试验,为防老化应定期更换,灌装工人应配备防护用品并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实例6  1982年7月14日上午10时,上海某染料化工厂的合成氨车间,液氨槽在放液氨时,由于橡胶管老化,接口处受压发生脱落,使大量液氨  

溢出,操作工卢某(女,20岁)在未佩带防毒面具的情况下在现场处理外逸事故,即发生咳嗽、咽喉充血等症状,经医院救治诊断为急性氨气  

中毒。   
事故原因,操作工在生产作业前未对老化的皮管进行检查和更换,在处理外逸事故时也未佩带防毒面具而引起中毒。  
5、苯气体  
苯是无色透明的易挥发液体,有强烈的芳香味,有毒。接触过量的苯可发生苯中毒。在苯及衍生物的生产制造业以及以苯作为溶剂的造漆、喷漆  

、橡胶粘合、染料中间体制造、有机合成及皮革粘合等行业中可出现苯中毒患者。苯蒸气比空气重,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  

溶剂,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  
苯在工业上用途很广,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在制作香料、染料、塑料、农药、炸药、橡胶、涂料,胶水等产品中被广泛应用。  
苯中毒症状大致为:短时间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后会引起急性苯中毒。中毒程度和接触苯的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较轻者表现为兴奋或酒  

醉状,怕光、流泪、视力模糊,并有头昏、头晕、恶心、呕吐:、步态蹒跚等。严重时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至呼吸和循环衰竭。  
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损害,出现神经衰弱症候、造血系统再生不良或中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同时还会有皮肤和粘膜的出血  

倾向、皮肤干燥皲裂等。由于各个中毒患者的健康状况、作业环境状况;个人对毒物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毒情况和具体表现也不一致。长期低浓  

度接触可发生慢性中毒,症状逐渐出现,以血液系统和神经衰弱症候群为主,表现为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头晕、头痛、记忆力下  

降、失眠等。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死亡.  
近年我国职业性苯中毒事故多发生在制鞋、箱包、玩具、电子、印刷、家具等行业,多由含苯的胶粘剂、天那水、硬化水、清洁剂、开油水、  

油漆等引起。其中最严重的案例有1999年南海发生的32人苯中毒,观察对象68人;2002年河北省白沟镇箱包加工企业发生苯中毒致6人死亡;  

浙江温岭市制鞋企业发生苯中毒致4人死亡;广东东莞发生8人苯中毒;北京某包装制品企业20人苯中毒致1人死亡1人病危等.  
职业性急性苯中毒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气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慢性苯中  

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气引起的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空气中低浓度的苯经呼吸道吸入或直接皮肤  

接触苯及其混合物均可造成苯中毒。  
救治措施为:一旦发生急性苯中毒事故,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毒物污染的衣服,用温水清洗皮肤并注意保暖。必要时吸氧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出现眼睛被灼伤的,应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并涂敷可的松眼药膏。 一旦出现苯泄漏;应迅速将泄漏污  

染区的人员撤离至安全区进行隔离,切断火源:现场处理人员应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衣,尽快切断泄漏源,防止毒物进入下水道。小量  

泄漏可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则需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以降低蒸发。并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容器内进行  

适当处理。  
我们要加强防治,与苯有关联的生产场地,应加强通风和排毒,安装全面通风设施,及时输入新鲜空气。对于局部挥发苯的场所,如喷漆、浸  

漆槽旁应当安装排风罩等设施。应对环境空气中的苯浓度定期进行监测,国家卫生标准为40mg/立方米。凡从事苯作业的工人应做就业前的体检  

,在职工人每年体检一次,检查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定量。必要时可做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和骨髓象检查。  
例:福州一工厂发生急性苯中毒事故 华龙网讯 福建联福林业公司12日晚9点发生急性苯中毒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已有11人被送往福州  

空军医院救治,其中3人病情严重。     据记者了解,苯中毒患者为这个公司油漆车间的工人,主要从事油漆清洗工作。病人陈秀娟和孟红彩  

在吸入油漆后出现头晕、胸闷、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呼吸急促等症状。还有病人曾经多次呕吐,感觉喉咙发紧,呼吸困难。在病人入院诊断  

上写着“苯中毒”的字样。  
1999年4月28日17时30分左右,天津市二建五公司承建的大通大厦(南开区黄河道)工程,在地下室涂刷防水涂料过程中,发生一起急性苯中毒  

事故,中毒5人,其中死亡2人。     湖南省农民文响林承包了二建五分公司所建大通大厦地下室内外墙防水施工业务,自购使用涂料为聚氨酯  

,稀料为苯系物。民工匡献忠等5人于4月22日开始涂刷作业,4月28日在涂刷地下室内水池时,于15时开始陆续昏倒在作业现场。  
6、二氧化硫气体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患有心脏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人对这种气体最为敏感,就是正常人在二氧化硫浓度过高的地方呆得太久也会生病。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只有1ppm时,我们就会感到胸部有一种被压迫的不适感;当浓度达到8ppm时,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当浓度达到10ppm时  

,咽喉纤毛就会排出粘液。   
二氧化硫的危害还在于它常常跟大气中的飘尘结合在一起,进入人和其它动物的肺部,或在高空中与水蒸匙糖。二氧化硫的危害还在于它常常  

跟大气中的飘尘结合在一起,进入人和其它动物的肺部,或在高空中与水蒸气结合成酸性降水,对人和其它动植物造成危害。目前,我国的能  

源结构主要以煤为主,因此,我们的大气污染是以烟尘和二氧化硫为代表的典型的煤烟型污染。1989年,科学研究人员对北京的两个居民区作  

了大气污染与死亡率的相关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每增加1倍,总死亡率增加1l%;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每增加1倍,总  

死亡率增加4%。所以我们要时刻警惕城市二氧化硫污染。  
二氧化硫;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分子式S-O2。易溶于甲醇和乙醇;溶于硫酸、乙酸、氯仿和乙醚等。潮湿时,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  

能与下列物质共存: 卤素或卤素相互间形成化合物、硝酸锂、金属乙炔化物、金属氧化物、金属、氯酸钾、氢化钠。   
    职业接触二氧化硫工种主要有燃烧含硫燃料、熔炼硫化矿石、烧制硫磺、制造硫酸和亚硫酸、硫化橡胶、制冷、漂白、消毒、熏蒸杀虫、  

镁冶炼、石油精炼、某些有机合成等作业工人和有关人员皆有可能接触。另外,它是常见的工业废气及大气污染的成分。据报道,我国酸雨和  

二氧化硫污染每年经济损失1100亿元。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是在生产劳动或其他职业活动中,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所引起的,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  

性疾病。  
   人体主要经呼吸道吸收。主要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及眼粘膜的刺激症状。轻度中毒者可有眼灼痛、畏光、流泪、流涕、咳嗽,常为阵发性  

干咳,鼻、咽喉部有烧灼样痛、声音嘶哑,甚至有呼吸短促、胸痛、胸闷。有时还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痛和消化不良, 以及全身  

症状如头痛、头昏、失眠、全身无力等。检查可见眼、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或水肿, 鼻中隔软骨部粘膜可有小块发白的灼伤,两肺可有干性罗音。  

患者经过治疗后,大多于数日内痊愈。严重中毒很少见,可于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 出现呼吸困难和紫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有的病人可因  

合并细支气管痉挛而引起急性肺气肿。有的患者出现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和呼吸中枢麻痹。 个别患者因严重的喉头痉挛而窒息致死。较高浓  

度的 SO2可使肺泡上皮脱落、破裂, 引起自发性气胸,导致纵膈气肿。液体 SO2可引起皮肤及眼灼伤,溅入眼内可立即引起角膜混浊,浅层细胞坏  

死或角膜瘢痕。皮肤接触后可呈现灼伤、起泡、肿胀、坏死。严重中毒时,胸部X线检查,两侧肺纹理增粗、外延、紊乱或呈间质性肺炎改变,若  

两肺透光度降低,有不同程度散在的片状或絮状阴影,则提示肺水肿。长期接触低浓度二氧化硫,引起嗅觉、味觉减退、甚至消失,头痛、乏  

力,牙齿酸蚀,慢性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纹理增多,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及免疫功能减退等。  

急救时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安静,观察病情变化。对有紫绀缺氧现象患者,应立即输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有分泌物应立即吸取。如发现喉头水肿痉挛和堵塞呼吸道时,应立即作气管切开。对呼吸道刺激,可给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每日  

三次,每次10分钟。防治肺水肿,宜根据病情,及早、适量、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防治继发感染。眼损伤,用大量生理盐水  

或温水冲洗,滴入醋酸可的松溶液和抗生素,如有角膜损伤者,应由眼科及早处理。预防措施主要有:在生产、运输和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刺激性  

气体有害作业要求操作和作好个人防护,可将数层纱布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及1%甘油湿润后夹在纱布口罩中,工作前后用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生产和使用场所应加强通风排毒,车间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不应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浓度。有明显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者,禁止从事  

与二氧化硫有关的作业。  
例:2005年12月21日讯  12月14日下午,位于山西阳泉市平定县张庄镇上马郡头村腾达化工厂发生一起二氧化硫气体中毒事故,一名员工当场  

死。  
例:2004年11月9日零时,湖北宜都市楚星公司因雷击突然停电,致使二氧化硫吸收塔系统出现故障,造成二氧化硫意外泄漏,部分居住在附近  

的居民出现中毒症状,108人在凌晨被紧急送往医院集中检查。医疗救护组专家认定,中毒症状明显者18人,但均无生命危险。   
2004年11月6日,四川省什邡市静安集团公司硫酸厂因突发事故造成高浓度二氧化硫外泄, 致使附近静安小学学生出现中毒症状,部分村民和  

农作物受到影响。  


附表1: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限  
                                                        ——摘自JJG693—2004  

序号 名称 化学式  在空气中爆炸限   (体积分数)/%  
   下限 上限  
1 甲烷 CH4 5.0 15  
2 乙烷 C2H6 3.0 15.5  
3 乙醇 C2H5OH 3.4 19  
4 丙烷 C3H8 2.2 9.5  
5 丁烷 C4H10 1.9 8.5  
6 氢 H2 4.0 75  
7 硫化氢 H2S 4.3 45  
8 一氧化碳 CO 12.5 74  
9 甲苯 C6H5CH3 1.2 7  
10 二甲苯 C6H4(CH3)2 1.0 7.6  
11 丙酮 CH3COCH3 2.3 13  
12 乙炔 C2H2 1.5 100  
13 氨 NH3 15 30.2  
14 苯 C6H6 1.2 8  
15 煤油  0.7 5  
16 甲醛 HCHO 7.0 73  
17 松节油  0.8 6.1  
18 甲醚 C2H6O 3.4 18  
19 乙醚 C2H5OC2H5 4.0 57  
20 三甲胺 (CH3)3N 2.0 11.6  


附表2: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编号 物  质  名  称 最高容许浓度  
(毫克/立方米) 编号 物  质  名  称 最高容许浓度  
(毫克/立方米)  
 (一)有毒物质     61 苛性碱(换算成NaOH)  0.5  
1 一氧化碳* 30 62 氟化氢及氟化物(换算成F)  1  
2 一甲胺 5 63 氨  30  
3 乙醚 500 64 臭氧  0.3  
4 乙腈 3 65 氧化氮(换算成NO2)  5  
5 二甲胺 10 66 氧化锌  5  
6 二甲苯 100 67 氧化镉  0.1  
7 二甲基甲酰胺(皮) 10 68 砷化氢  
铅及其化合物:  0.3  
8 二甲基二氯硅烷 2 69 铅烟  0.03  
9 二氧化硫 15 70 铅尘  0.05  
10 二氧化硒 0.1 71 四乙基铅(皮)  0.005  
11 二氯丙醇(皮) 5 72 硫化铅  0.5  
12 二硫化碳(皮) 10 73 铍及其化合物  0.001  
13 二异氰酸甲苯酯 0.2 74 钼(可溶性化合物)  4  
14 丁烯 100 75 钼(不溶性化合物)  6  
15 丁二烯 100 76 黄磷  0.03  
16 丁醛 10 77 酚(皮)  5  
17 三乙基氯化锡(皮) 0.01 78 萘烷、四氢化萘  100  
18 三氯化二砷及五氧化二砷 0.3 79 氰化氢及氢氰酸盐(换算成HCN)(皮)  0.3  
19 三氧化铬、铬酸盐、重铬酸盐 (换算成CrO3) 0.05 80 联苯-联苯醚  7  
20 三氯氢硅 3 81 硫化氢  10  
21 己内酰胺 10 82 硫酸及三氧化硫  2  
22 五氧化二磷 1 83 锆及其化合物  5  
23 五氯酚及其钠盐 0.3 84 锰及其化合物(换算成MnO2)  0.2  
24 六六六 0.1 85 氯 1  
25 丙体六六六 0.05 86 氯化氢及盐酸  15  
26 丙酮 400 87 氯苯  50  
27 丙烯腈(皮) 2 88 氯萘及氯联苯(皮)  1  
28 丙烯醛 0.3 89 氯化苦  
氯代烃:  1  
29 丙烯醇(皮) 2 90 二氯乙烷  25  
30 甲苯 100 91 三氯乙烯  30  
31 甲醛 3 92 四氯化碳(皮)  25  
32 光气  
有机磷化合物: 0.5 93 氯乙烯  30  
33 内吸磷(1059)(皮)  0.02 94 氯丁二烯(皮)  2  
34 对硫磷(1605)(皮) 0.05 95 溴甲烷(皮)  1  
35 甲拌磷(3911)(皮) 0.01 96 碘甲烷(皮)  1  
36 马拉硫磷(4049)(皮) 2 97 溶剂汽油  350  
37 甲基内吸磷(甲基1059)(皮) 0.2 98 滴滴涕  0.3  
38 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皮) 0.1 99 羰基镍  0.001  
39 (乐果)(皮) 1 100 钨及碳化钨  
醋酸脂:  6  
40 敌百虫(皮)  1 101 醋酸甲酯  100  
41 敌敌畏(皮) 0.3 102 醋酸乙酯  300  
42 吡啶  
汞及其化合物: 4 103 醋酸丙酯  300  
43 金属汞 0.01 104 醋酸丁酯  300  
44 升汞 0.1 105 醋酸戊酯  
醇:  100  
45 有机汞化合物(皮) 0.005 106 甲醇  50  
46 松节油 300 107 丙醇  200  
47 环氧氯丙烷(皮) 1 108 丁醇  200  
48 环氧乙烷 5 109 戊醇  100  
49 环己酮 50 110 糠醛  10  
50 环己醇 50 111 磷化氢  0.3  
51 环己烷 100  (二)生产性粉尘    
52 苯(皮) 40 1 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石英、石英岩等)**  2  
53 苯及其同系物的一硝基化合物(硝基苯及硝基甲苯等)(皮)  5 2 石棉粉尘及含有10%以上石棉的粉尘  2  
54 苯及其同系物的二及三硝基化合物(二硝基苯、三硝基甲苯等)(皮) 1 3 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滑石粉尘    

4  
55 苯的硝基及二硝基氯化物(一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等)(皮)  1 4 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水泥粉尘  6  
56 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皮) 5 5 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煤尘  10  
57 苯乙烯  
钒及其化合物:  40 6 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  4  
58 五氧化二矾烟 0.1 7 玻璃棉和矿渣棉粉尘  5  
59 五氧化二矾粉尘  0.5 8 烟草及茶叶粉尘  3  
60 钒铁合金  1 9 其他粉尘***  10  
注: ①表中最高容许浓度,是工人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所不应超过的数值。工作地点系指工人为观察和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  

留的地点,如生产操作在车间内许多不同地点进行,则整个车间均算为工作地点。  
②有(皮)标记者为除经呼吸道吸收外,尚易经皮肤吸收的有毒物质。  
③工人在车间内停留的时间短暂,经采取措施仍不能达到上表规定的浓度时,可与省、市、自治区卫生主管部门协商解决。  
*一氧化碳的最高容许浓度在作业时间短暂时可予放宽:作业时间1小时以内,一氧化碳浓度可达到50毫克/立方米;半小时以内可达到100毫克/  

立方米,15~20分钟可达到200毫克/立方米。在上述条件下反复作业时,两次作业之间须间隔2小时以上。   
**含有8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生产性粉尘,宜不超过1毫克/立方米。   
*** 其他粉尘系指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含有毒物质的矿物性和动植物性粉尘。  
④本表所列各项有毒物质的检验方法,应按现行的《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执行。